教育学院:”奉献青春、历练人生“——记2018届“西部计划”志愿者庄静

发布者:jyxyadmin发布时间:2018-11-19浏览次数:1153

  

    

她是一名95后,是中共党员,也是淮南师范学院2018届优秀毕业生,还是留守孩子眼里的小庄老师。她叫庄静,2018年毕业于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,如今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,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志愿服务。

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18岁,怀揣梦想来到大学校园,她这样鼓励自己:优秀的大学都是相似的,优秀的大学生各有各的不同。与其在宿舍里当四年的咸鱼,不如让自己充实起来,学有所成。她喜欢演讲、朗诵、辩论,通过参加各项文体艺活动锻炼自己,但也定了一条底线——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进行。大学四年里,几乎每堂课都有她的发言;图书馆的阅览室中,有她捧书品读的身影;学校操场的塑胶跑道上,也有她锻炼留下的汗水。每个学期,她都给自己定下目标,然后一一完成。获奖不是她的目的,她只希望在参赛的过程中不断学习、进步,有底气站在舞台中央享受掌声,也愿意在惜败的遗憾中给予别人掌声。前者是能力的体现,后者是品格的显露。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每年的一等奖名额中,总有她;各类比赛的冠军头衔,非她莫属;就连一些极难拿的证书,她也轻松考取。对她而言,大学的收获不只是四十几张奖状和证书,而是每一次比赛、活动背后的辛酸和坚持。穿着高跟鞋朗诵真的很痛苦主持的时候穿裙子真冻人’”明明是休息的时间又要去彩排”……这些类似的赛后吐槽有很多,但她从未在赛前说过我不行我不敢,既然参加了,就要全力以赴。她可以接受失败后的我尽力了,但不能面对放弃时的我本可以

学习是件幸福的事,在浩瀚的知识中,她深知自己如沧海一粟般渺小,所能做的,无非是将理论化为实践,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。在备战2017年安徽省高校师范生技能大赛时,她有过挣扎,因为那时,她除了在准备九门课程的复习之外,还在驾校练习科目三的路考。黑暗11月,她夜以继日地苦读,把每一天拆分成多个时段,课堂、图书馆、微格教室、驾校和宿舍五点一线。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她默念:此时正当修行时。她做瑜伽平心静气,三餐饮食规律,极少通宵。身体是自己的,再难都不能糟蹋。卧薪尝胆、破茧成蝶的她迎来了光明12——省赛荣获三等奖,月底顺利拿驾照,期末考名列前茅。短短二十一字背后的苦和累,都化作了最后的笑和甜。

毕业季,在同龄人就业难时,她的推荐表写满了四年所得,凭借自身的履历拿到了不少“offer”。努力又爱笑的女孩儿,运气才不会差。

一善之功不为难, 难于不懈付年年。她的头衔不少:班级心理委员、院党站宣传部部长、普通话协会朗诵团团长……但最让她骄傲和自豪的,是小庄老师这个称谓。大一,她跟随社团在大通区沈岗小学参加过一次对口支教,这和她理解的教书育人大相径庭。她在校正式成立支教团,招募和她志同道合的师范生,组建了一支队伍。难以想象,支教团队陪伴留守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三年的春夏秋冬。在她看来,支教不是作秀,而是日日复月月、月月复年年的长期事业。

庄静,你每周花那么多时间去支教,累不累啊?这样做有意义么?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车程,再加上一个半小时的步行时长,在小学每周开展三课时文体艺课程的志愿授课,往往都是中午顶着烈日出发,晚上看着日落回校。怎么可能不累?每周上课、参加活动和比赛就已经够辛苦的了,还要额外抽时间备课、做课件、写教学反思,哪怕沈岗小学一个班级就四名学生,也要付出心血,不能马虎应对。

除了责任感,使命感也驱使着她继续奋斗。老师,我还以为下雨天,你们就不来了……”孩子纯真的话语深埋在她的心中,她向学生保证:只要学校没有放假或者天气不那么恶劣,支教老师们都会坚持每周来教课。那天,支教团成员们非常狼狈,大雨浇湿了他们的发丝,膝盖上也溅满了泥土,更看不出球鞋的原来模样。但是,笑容始终弥漫在他们的脸上,因为从那天起,学生终于愿意接受支教老师了。短短半年的时间里,她在留守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自己,闪闪发光的小庄老师

临近毕业,她收到沈岗小学陈老师的一则短信:小庄,学校马上就要合并到九龙岗一小了,11名学生们随班就读,我们几个老师也要调到别的中心学校去教书了。这几年,感谢有你和支教团!那时的她,思绪万千,有遗憾,也有不舍,但更多的是憧憬。学生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,不就是自己当初成立支教团的初衷么?孩子们记得我也好,最好能忘掉。人生是条长河,我们都是彼此匆匆的过客,我渡了他们,他们也渡了我!她这样想着,然后宣布:支教团,正式解散!

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何处不青山。高薪不喜欢和低薪但喜欢的工作,你怎么选?有选择前者底气和能力的她,22岁的庄静,选择了后者。她成为了2018年西部计划西藏专项931名志愿者中的一员,从故乡魔都上海到西藏吐蕃故都琼结,平行横跨四千公里,垂直攀登三千八百米。用几年有限的时间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做最有意义的事情。她,做到了。

7月底在拉萨集中培训之后,她被分配到琼结县团委从事基层青年工作。为什么不是支教?因为西藏项目办只给研支团分配了支教岗位。那就这样一年?不!既来之,则安之。团委工作上,她学会写简报、发工作动态,在11月更是凭借一己之力(团委两位书记都在休假)将各项工作完成得相当出色,获团市委的高度评价。志愿服务中,她在青稞美酒飘香的地方——强钦庄园和孩子们打成一片,在措杰村以讲解员的身份为自治区各地区人大办领导进行解说,获得部长的称赞。生活中,她熟练洗衣、做饭等生存技能,也学会了修水管、装窗帘等本领,还有很多隐藏技能等待开启。即便经常停水停电,她也会端着咖啡杯倚在窗边聆听外面的藏歌,读书、绘画、做瑜伽,怡然自得。

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县教育局局长白玛伦珠有意将她调岗至小学支教,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罗布也希望她能在12月调岗到特校支教。特殊教育,一直是她的第二志愿。她正计划着明年继续深造,攻读特殊教育专业硕士,帮助更多的孩子。短短三个月的志愿服务生涯,她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,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越来越大。

社会不养闲人,普通人家里都没有矿,幸福是自己奋斗出来的。她不是幸运儿,她只是个努力奋斗不服输的女孩儿,一个新时代的有志青年!